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危机中嬗变
——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边杰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5年第05期第30页  2015-04-17

一家传统货代型海运企业,通过整合与创新,彻底改造基因,成功转型成为一家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商,在做精做细综合物流的同时,深化物贸联动,延伸物流供应链,实现服务增值,从而提升在海运、空运、船代等基础业务的市场份额,通过规模效应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生存

当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边杰出现在第十二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的现场,接受《中国储运》杂志采访时,这位统帅一个物流集团企业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领军人物极其低调。在边杰看来,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危机中实现嬗变,动力就是生存,方法就是牢牢把握住创新这根主线,紧贴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取与舍中实现华丽转身。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集中了东方创业物流板块的优质资产和优势企业,形成了集资产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物流运营实体。旗下拥有全资、控股公司7家、参股公司2家,分公司1家,业务范围涵盖国际航运、国际船舶代理、国际海运货代、国际空运货代、国际集装箱储运、国际快递、海运和空运进出口报关及综合物流等服务项目,自有及租用仓库18万平方米,其中保税监管仓库2.5万平方米。
2014年,对于大多数人和企业来讲,这一年只是一个时间上的节点。但对于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来讲,是一个丰收之年,是多年坚持不懈走创新改革之路而结出硕果的一年。
当记者问及2014年业绩这个敏感问题时,作为国家第一批5A级综合物流企业,上海第一批国际物流行业重点企业的总经理边杰笑着回答说:“从2010年到今天,2014年是表现最好的一年,其中包括投资的规划以及相关业务的开展。”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后危机时期及时转变发展方式。2009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经历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公司经营规模同比下降了47%,四个板块整体业务量下降了30%,航运板块从盈利变成亏损。
面对这种危机,以传统货代和航运为主的模式难以生存,企业除了改变自身寻求生机别无它路。这场危机,使得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开始了沉痛的反思与改变之路。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旗下拥有众多业务模式和板块,这样一艘大船调整航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些成熟、成体系的业务突然要被改变,不仅需要培育和投入,更需要决心和勇气。
通过对现有业务板块的分析发现,仓储业务受冲击相对比较小,而以前仓储被定位为辅助服务。于是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思路上做出调整,以仓储对货代进行支持,用仓储平台做增值服务,同时发挥仓储对物流企业资产运作的优势。
在确定加大发展仓储这个平台的同时,加大在供应链上的延伸。
边杰介绍说:“当时,进口货物在国内市场的培育已经开始,包括冷链产品、高档快速消费品、电子消费品等在中国市场发展态势很快,而且企业集团有货代进口的良好根基,有进口渠道,有仓储设施。”边杰判断,在供应链上做延伸,利用集团资源把这个网络整合建起来非常有前景。 
这种思路,为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仓储领域抢占市场布局赢得了先机。
在市场需要的引导下,企业集团加大对物流仓储用地的储备和开发,优化和调整各类仓库资源,继续加强内部土地资源上的开发和利用。
与此同时,公司利用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基地等资源优势,结合进口分拨和仓储运输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物流基地配套服务能力和实力,逐步向报关报检、冷链分拨、货物配送等全流程服务延伸。
在供应链战略的指引下,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传统服务模式下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海空运、仓储、项目物流、工厂物流等业务板块。边杰介绍说:“针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在与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本土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合作的同时,提供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加速了东方国际物流集团迈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速度。”
“随着合同物流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的进入,以及我国本土更多的生产制造企业把过去的生产链和供应链相关环节进行外包释放。在未来,快速消费品以及和外资品牌联系比较深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分离出来,这些都为企业合同物流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边杰说。
未来发展趋势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定位,在边杰看来:“外向型经济以及外资在华投资企业是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服务的重点之一。”

 

取舍

相比同类型企业,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的优势体现在业务范围广、综合性强。范围涵盖国际航运、船舶代理、海运货代、集装箱储运、海运和空运进出口报关及综合物流等服务,是一家集资产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运营实体。
这也成就了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的企业发展愿景——做中国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集成商。如今,这些板块都有着骄人的业绩,其中国际船代业务位列上海口岸第九,国际空运进出口量位列上海口岸第三,国际海运订舱平台订舱量位列上海口岸第三;自有及租用仓库18万平方米,其中保税监管仓库2.5万平方米,同时在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合肥、重庆、武汉等地拥有网络布局。
对于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来讲,这些资源之间如何能有效地互相配置,各个板块间如何能有效地互相协作,比资源本身更值得关注。边杰说:“这些资源通过协同、合作,提高物流服务的一体化和网络化水平,形成公司各板块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是我们企业必须打造的重点。”
为了实现集团企业间资源相互协同作战,使效益最大化,在历经一年调查与研究之后,2014年下半年,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物流天下”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物流天下”平台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物贸与经济大数据的结合,支持各业务板块的线上线下应用,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提升综合管理服务功能。
近些年来,国际航运市场低迷不振,作为一家国际航运、国际船舶代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它又如何能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险中求生的呢?
边杰说,其实这些年来自于航运业的挑战,并非哪个企业所独有的,而是时代所赋予每一个传统航运企业的压力,“所谓船大难掉头,越是历史上比较成功、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转型越艰难。”在边杰看来,在这样一个时期如何做到有取有舍也是一个关键点。
如果说投入“物流天下”平台是一种“取”,那对于旗下新海航业的集装箱业务就是一种“舍”,而对于干散货船则又是一种“取”。
据了解,东方物流集团的子公司——上海新海航业有限公司(新海航业)曾由于东南亚航线班轮运力严重过剩,尤其是中日航线历经多轮市场的恶战,加之贸易走弱,供大于求矛盾凸显,集装箱船市场与效益每况愈下。随着船龄和船型的老化,新海航业集装箱船队几无竞争力可言。
对此,在看到灵便型散货船运输市场发展潜力时,集团不失时机地抓住发展机遇,分步实施船队转型计划,逐步淘汰老龄集装箱船。同时,新海航业在对散货船出租业务进行持续跟踪、分析、调研、评估后,决定以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充分发挥地方散货航运业务的经营优势,加大对干散货航运业务发展的投入。
2011年4月购置首艘超灵便型散货船“新海明珠”轮投入运营,开拓性地尝试引入散货船经营,并开始逐步实现船队结构由集装箱船向散货船的转型。
在航运转型发展规划基础上,分别于2013年6月、2014年3月购入两艘5.2万吨超灵便型散货船,并以“定期租船”的经营方式投入运营,改变了航运板块持续亏损的态势。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向散货船运市场快速转型冲过了市场低迷、效益滑坡的险滩。
“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转型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打造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物流企业”,运是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的发展方针。
在边杰看来,“对于像东方国际物流这样综合型的物流企业来讲,如何看准时机利用市场和企业的资源确立新的发展内容,如何在危机下找准新的市场机遇,这是考验我们企业持久创新能力的表现。
边杰说,“在前行的目标没有足够多的支持,也没有明确达到成功的途径,如何抓住机会把想法不断地落实到实践中去,这就是创新。”
紧贴市场转型发展,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公司不断深化物贸联动合作,开拓物流贸易综合服务产品,主动对接自贸区,努力成为自贸区跨境通业务以及其他跨境电商的物流承接商。
  边杰分析了整体制造企业的调整动向,以及中国市场的增长力所在,认为“新的一年,这些生产制造企业都在调整自身的布局,我们也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动向,使得企业的一些专业化服务更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在边杰看来,物流服务,随着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创新与改变都来自于客户的需求,通过流程的再造与更新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才受欢迎。
边杰介绍说,企业集团的物贸联动业务已由原来单一的物流和贸易的合作转为与外贸公司联手,凭借物流、贸易的联合优势共同拓展市场,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并开创了“易融达”合作模式,成功操作了如日本花王和农夫山泉等项目。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发展水平,离不开“创新、研发、开放”这几个关键点,对于一个国际性的外向型企业更应该开放性地接纳并有所改变。
目前,基于成本和经营的压力,给予企业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创造出创新的土壤与种子,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每年的预算中留出研发基金为企业谋发展、谋创新。
紧贴市场,务实经营,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危机中实现了嬗变。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中国外运长航以改革推动转型发展
下一篇:经济转型期中的林安大格局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