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来,“数字化仓储”或“数字化物流”正成为仓储、物流、供应链服务领域里的一个热点概念。但目前为止,这个概念的权威定义还没有,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做些说明和分析。另外,数字化仓储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基于之前的传统仓储,正在实现新一代技术支持下的模式优化和技术升级,并与数字化运输相衔接,形成数字化物流,支持着包括贸易服务、金融服务、管理服务在内的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储运》2021年第1期第26页 文/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 李勇昭
-
疫情之下,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再次被激发,这也和当下货运市场谋求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2020年,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可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申请经营范围为“网络货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这无疑强化了网络货运平台在行业转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政策法规合规性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双重推动,让网络货运者蜂拥而至。这也意味着货运领域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机会已经来了。 这股新的力量席卷而来,它将如何影响这个
《中国储运》2020年第12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当前,随着5G、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落地推进,新科技在赋能仓储等基础物流场景升级变革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日日顺物流大件物流首个智能无人仓即墨智能仓正式使用,在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新科技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本刊记者对日日顺供应链科技执行董事、CEO王正刚进行了新科技专访。
《中国储运》2020年第11期第26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2020年8月,全球物流技术大会在中国海口召开。作为物流行业的顶级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副会长蔡进从七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后疫情时代物流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储运》2020年第10期第28页
-
中集冷链发展有限公司结合传统集装箱和冷库建筑的技术优势,又从制冷性能、箱体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改良,以使产品更能适应陆地运输网络节点的组合冷库应用。截至目前,中集的冷藏集装箱、冷藏车、移动冷库的全球占有率均为第一。
刘海波博士作为这家企业的掌门人,本期《中国储运》访谈栏目就走近刘海波博士,了解当前冷链市场的痛点难题以及刘海波的发展思路。
《中国储运》2020年第09期第27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20年之春,易流作为物流数字化商业生态奔跑中的选手,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战略产品——“构建供应链物流行业数字化(IoT)的基础设施”。在发布会上张景涛表示,随着物联网、5G时代的来临,让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更让以往物理世界的“物”,转化成可描述的“数据”。
《中国储运》2020年第08期第26页 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从一个加油App开始,到连通1700余座城市、20000座加油站、40+万根充电桩,面向国内约4亿车主提供服务的独立第三方能源互联网平台,能链(团油/快电)用了4年时间。
《中国储运》2020年第07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杨炜祖先生在金融科技及互联网平台领域拥有超过17年的技术研发、项目运营及企业管理经验,多次参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技术平台及互联网平台的构建。
《中国储运》2020年第06期第26页 本刊记者 李静宇
-
2019年11月22日晚,坐标昆明,“第十七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召开的前一夜。在处理完纷繁的事务后,天地汇集团董事长徐水波匆匆而来,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一如其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这是近三年来徐水波第一次正式接受媒体的独家采访,也算是三年来的首次发声。
《中国储运》2020年第05期第27页 本刊记者 李静宇
-
科技改变生活,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于当下的各个产业来讲,供应链正在将其上游、下游成员及相关各方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供应链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如何拥抱它?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勇昭,请他来谈谈行业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服务概念的诠释 《中国储运》:我们会经常遇到与物流、供应链相关的一些概念,很多的概念个别在说,我们也在用,
《中国储运》2020年第04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疫情突发时,中储智运积极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最先做出应急反应,立即启动“智援”应急系统,积极投身到国家抗击疫情的应急救援中来。截至2月5日,中储智运应急运力已储备司机760名,联合海尔、立白、雅睿生物、雅迪等企业累计向疫情地区紧急运输67.5吨,252立方米救援物资。
《中国储运》2020年第03期第26页 本刊记者/李静宇
-
在长三角物流圈,顾春国是一个知名的人物,他的知名来源于他在物流行业的资深经历,从苏宁、南药,再到宝能、顺丰、百安居、得力,顾春国在这些企业都做过负责物流、供应链体系的主管,为这些企业建设高效的物流运转体系做出过贡献。 顾春国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从业经历的。他说,起初认为幸福的家庭不能没有电器,他去了苏宁电器,后来认为幸福的家庭不能没有健康用品,他去了南京医药绿金产业,再后来认为幸福的家庭食材要好,他在宝能、顺丰搞起了生
《中国储运》2020年第02期第26页 本刊记者 徐翔
-
一直以来,京东物流以其当日达的高效率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使之迅速成为当今物流行业的巨头之一。不久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从5G的大规模应用到供应链产业平台对大宗商品的新赋能,以及京东物流的近况与今后的规划,王振辉侃侃而谈。
《中国储运》2020年第01期第26页 本刊记者 李冰漪
-
在9月刚刚闭幕的2019中国储运发展高峰论坛,我们听到了中储南京智运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詹敏瑟名为“数字化供应链从智能托盘开始”的演讲。詹总提出,数字化运输在拓展、连接到更多的环节中,推动打通供应链数字化链接是以一个小小的托盘作为抓手。
《中国储运》2019年第12期第26页 本刊记者 李静宇
-
8月18日,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修正快运总裁史大兴,对着坐在台下的物流同行以及媒体记者,宣布要在3年内成为100亿元级的智慧供应链企业。并表示,将采取联营模式重塑与加盟网点的关系,承诺不收加盟费、不包仓、不罚款,并将实现“全国24小时送达,刻不容缓”的服务承诺。
《中国储运》2019年第11期第21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在当前手机一指终端的时代,济南出现了全国第一个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爱健康APP。人们在家中,就可以通过APP进行互动、交流、购买等操作,获得理疗、按摩、健康咨询等服务。爱健康APP在面向医院与市民提供就诊数据支撑服务的同时,吸引了6000多家医疗康养机构逐步入驻。目前,爱健康APP每天入住企业超过30家。这一新颖模式的设计及APP的研发就是由浪潮集团一手打造的。
浪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中国储运》2019年第10期第28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视觉/孙富奇
-
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智运)成立于2014年7月,并于2015年4月上线中储智运平台。五年来,中储智运交上了怎样一份答卷?他们是以何种标准进行服务、流程如何、怎样保证客户体验?针对这些问题,中储智运创始人兼总工程师李敬泉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在阐述了对货运行业独到见解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储智运在打造真实货源、智能算法研发、精准专业服务等领域所做的功课。
转型升级,生逢其时的中储智运
近年来,
《中国储运》2019年第09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2019年7月2日,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快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持股结构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申通快递大股东德殷控股将其持有的德殷德润49%股权转让给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为此将支付人民币46.7亿元。此举标志着阿里巴巴正式入股申通快递,与申通快递展开了十多年来最深度的合作。
《中国储运》2019年第08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18年10月10日,正大集团战略投资生鲜供应链服务平台九曳供应链。同时,泰国正大集团与九曳供应链正式签约,两者在冷链物流、生鲜食品电商、餐饮供应链、IT系统等多个领域形成紧密的战略协同。
《中国储运》2019年第07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
从1979年设立蛇口工业区算起,我国园区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产业集聚,产生了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其间的物流园区智慧化与传统业务发展模式之间的矛盾,一直凸显于园区的建设与布局中。同时,区域联盟、平台公司等新型专线组织不断涌现在物流园区内,成为园区客户的载体,承担着物流重任。
跨行业、跨地区、多功能、多层次的园区属性,智慧化管理是否意味着更有利于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设?传统物流园区又
《中国储运》2019年第06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说到中南地区的钢铁物流贸易,李艳归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自1995年下海创业,到后来开始做一力物流园,一力钢铁网,李艳归一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中国储运》2019年第05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2019年,日日顺物流将继续深耕场景物流平台,做好场景物流供应商的角色,给予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围绕这个目标,如何把大件物流市场做大、做强、做精,使大件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更加紧跟市场需求的脚步,是日日顺物流未来需要解决的目标。依托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在大件物流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相信2019年的日日顺物流会给我们展现出更多令人惊叹的领先之举。
一路走来的日日顺物流
在本刊记者参加的日日顺社群生态战略发布暨媒体沟通会
《中国储运》2019年第04期第22页 文/本刊记者 孙富奇
-
冯雷的演讲总是充满了从内心散发出来的观点,不人云亦云,但也并非刻意特立独行,他只是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他说这样让他感觉舒服,也能够帮助行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知行合一,冯雷旗下的路歌平台已经成为了国内物流互联网平台中的佼佼者,为推动国内物流市场的转型升级不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储运》2019年第03期第18页 文/本刊记者 徐翔
-
中国物流业正经历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变,物流企业浸染在全面数字化驱动下的创新时代,供求关系在逆转,需求结构在升级,商业模式在颠覆,发展动力在换位,产业边界在消融,行业格局在重构。作为物流从业者有必要重新定义物流市场,重新定义客户,重新定义组织,主动拥抱智慧物流,才能实现与完成向共享经济时代历史性的跨越。在这变革的时代,中国外运是怎样认知和续写企业改革的?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
《中国储运》2019年第02期第20页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
京东物流作为无界物流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以其优异的购物体验广为人们赞誉。从2017年京东物流宣布独立运营,再到不久前京东自主研发的无人大飞机首飞成功,以及无人仓、配送机器人送货的尝试,无一不见证着京东物流的智慧与实力。那么,京东物流目前进行了哪些布局,未来会有哪些举措?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向记者做了解答。
《中国储运》2019年第01期第24页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