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细分赛道
文/梁鸿宇  2024年第8期第21页  2024-08-22

  因预制菜相比速冻食品复杂程度较高,当前,预制菜海外市场呈现分散化格局,即使在美国、日本也难有企业一家独大,更多体现为细分赛道差异竞争。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主要龙头企业基本达到10亿元规模,包括蒸烩煮、聪厨(新湘厨)、佳宴食品、厦门绿进、信良记等,相比于2000亿元市场空间而言,市场格局极为分散,此外亿元级别企业较多,行业内平均企业规模在1500万元,多承担代工厂任务。

  产业链中企业根据背后基因不同,可分为四大流派:专业的预制菜生产商(包括速冻食品厂商)、餐饮企业、上游农业企业和零售型企业。在预制菜大赛道中,又提炼出了料理包、酒店菜、调理肉制品和C端四类赛道。

  当前我国预制菜在渗透率快速提升下红利共荣,未来随着参与者增多、行业渗透率逐步降速,某一时间点后将进入洗牌阶段。

  料理包:B端起步,市场化竞争

  料理包行业发展深受餐饮大趋势影响,2005—2010年由西式快餐发展带动料理包增长,后深入到中式快餐,2013—2015年开始伴随线上外卖飞速发展,料理包也进入发展黄金时期,其中2016—2017年市场增量最为激烈。目前市场主要以专业料理包厂商为主,如蒸烩煮、新美香、惠康等,也有部分农业企业以此赛道切入,如圣农建立了中餐料理专用工厂,设计产能3万吨,主要产品为中餐料理包。料理包下游主要对接小餐饮,不存在大型餐饮开发依托客户关系、自建央厨反向替代等因素,整体竞争较为市场化,区域龙头企业依托当地渠道网络后可形成较强优势。

  酒店菜:高壁垒、高盈利赛道

  酒店菜多以半成品菜为主,酒店厨师在此基础上再加工,对品相、口味均有较高要求,盈利能力相对更高,且整体进入壁垒较高,竞争压力弱于料理包赛道。目前主要有速冻酒店菜肴类企业,如福建的绿进、亚明等,也有常温/冷藏型酒店菜肴,如湖南的新湘厨、佳晏食品等,除此之外大型餐饮企业依托研发优势也纷纷进入。

  酒店菜开发为大B端开发逻辑,品相、品质要求高,企业进入须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前期开拓难度较高,但是后期维护成本低,先进入者具备一定先发优势。

  调理肉制品:大空间易运营,农企有优势

  调理肉制品主要是半成品,终端操作相对容易,农业型企业纷纷布局,上游原材料是竞争关键。相比其他类型预制菜,调理肉制品加工程度较低,且食材组成较少,因此在终端操作上更为简单,应用上也更为普及。目前主要为肉制品或农业型企业,如圣农、正大、龙大肉食、凤翔、得利斯、华英等。竞争要素上除了成本优势、渠道效率外,上游原材料也是核心竞争点,因此农企在布局调理肉制品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未来预计将逐步向大型农业企业集中。

  C端:需求仍需培养,竞争相对分散

  C端需承担消费者教育成本,因此经营难度更高,早期切入者失败较多。C端消费者教育不足,需求端变化迅速,面临供应链难题(需求点分散、运输成本较高、易损耗等),早期进入者多以重资产方式进入,整体销量难以上量。

  新入局者大部分选择主攻门槛更低的C端,由于C端营销多元化、渠道模糊化,企业多以互联网打法为主,注重产品创新、迭代速度和传播属性。研发上选择还原网红菜品、当地特色菜或门店热款;营销上注重社群营销及场景营销,如直播、网红种草等,但实际效果还有待时间来验证。C


【编辑:editor】
上一篇:预制菜的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