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方面指出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而关于区域协调方面则指出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等概念的提出、网络经济的赋能、电商物流的延展,乡村已然从曾经的亟待发展迈向高质量提升新阶段。
因此,当物流领域聚焦乡村振兴时,现阶段首要目标依然是打通乡村产品与经济的通道,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
从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2024年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到,在提质乡村物流过程中,均有提及冷链物流与配送体系建设,两者最终目的都是为延长乡村各类型农产品的保质期,使其在送达至消费手中更加鲜活,进而提升消费体验,增加消费黏性,拉动乡村经济增长。
可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冷藏车运力的增加、冷链基地的搭建、多式联运的赋能。其中,冷链基地建设暂且放置不谈,因据不完全了解,目前我国在建、改建、已有冷链基地众多,市场需求与未来存量间能否形成正相关曲线并不明朗。而冷藏车运力增加与多式联运赋能,则落地相对简单。运力增加层面,一方面冷链类货运车辆价格受新能源影响,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冷链类货运车辆租赁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效降低物流重资产运营压力。两者叠加下让物流企业在长期增加自有运力与短期拉升临时运力间有了更多选择,也让物流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变得更为灵活。多式联运层面,目前我国高铁通达性之便捷,,在构建乡村物流体系过程中,大可参考短途+高铁+短途至销地(或至出海关口)的模式,有效缩减路途时间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为乡村产品与经济赋能更大价值也是需关注重点之一。即物流通过为自身附加更多属性,如机械化/无人机采摘、预加工、鲜切包装等,从而延展物流链条,为自身带来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更好、更快、更优。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本次两会中的另一热词,可看到2024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位,尤其是东北地区作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有着浓厚的工业、制造业历史积淀,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会更为游刃有余,且东北地区还有着富饶的黑土地及其相关农产品资源,未来随着产业转移的深入,东北地区或会再现工业、制造业、农业共荣之姿。本着“有产业便会有产品,有产品便会需要物流”的原则,物流领域的关注视角未来可向东北地区转移,为其带去更为便捷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此外,东北地区还有着为数众多的边境口岸型城市,发展跨境物流也更为便捷。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天气寒冷的特点,如何在冬季极寒天气下确保东北地区物流的高效流转,物流领域内的参与者要多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