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从2022年春天开始的新冠疫情反复多发,的确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繁华都市的街头,可以明显看到客流量断崖式下跌,街头以及shoppingmall关张歇业的商铺也不在少数,高速公路上卡车的轰鸣声也低沉了很多。
“毫不避讳地说,在与疫情较量之中,经济的确受到了冲击。国内疫情多点频发,部分地区对货运物流采取层层加码的管控措施,对民生物资供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较大影响。”湖北武汉小雪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伟对于2020年的武汉疫情感触颇深,他同时也密切注意着今年全国疫情的动向。余伟向《中国储运》杂志记者表示,国家今年的防患意识非常强烈,第一时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社会生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冲击。
国家出台
国家出台的政策集中在五月份。5月17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链、稳链,尤其是在长三角这个中国的经济重心之地。
据了解,发改委出台的措施有三条:一是畅通运输通道保障物资通达。在公路运输方面,与有关部门一起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通行情况以及重点物资运输情况监测,推动落实全国统一的通行证制度。二是督导地方建设和启用中转站。协调督导长三角有关省市布局建设了一批物资中转站。比如,在上海、宁波、杭州建设了4个生产物资中转站,有效保障了汽车生产零部件等生产物资的运输需要,对推进汽车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指导各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处置体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和苗头性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解决。
保障供应链这件关系中国经济底盘的大事,一直被更高层面重视。在5月下旬召开的国常会上,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会议要求,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决定,实施六方面33项措施。在稳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制定便利外企人员往来措施。
“从国务院角度提出要求,把看似是交通部门的事情变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责任要求,也体现政府在平衡“疫情防控”与“稳产业链供应链”两者间的关系。”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如是说道。
实际上在今年4月份,全国推出统一样式的运输车辆通行证,27个省份陆续启用了这一通行证制度。通行证是重点地区在特殊时段为保障重点物资跨区域运输所发放的调运凭证和保供证明,核心目的在于保障涉疫地区重点物资车辆快速便捷通行,在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中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积极应对降低风险
“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转,政府层面已经动用了工具箱的足够多的工具,现在只剩下企业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北京一位为政府从事政策分析的人士陈华(化名)向中国储运杂志记者如是说道。
而北京另外一位从事粮油贸易的人士张成则向《中国储运》杂志表达了些许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没有企业不愿意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企业赚到钱的同时,也能够为稳定供应链作出自己的贡献,但现在除了与疫情相关的企业能够获得一些盈利外,其他的企业真的很难过。
张成说的不无道理,在很多出现局部疫情的城市中,民生物资的销量依然是可观的。
据了解,在北京当下这一段时间,延长营业时间至最后一位顾客离店、门店增加2~3倍的备货量、APP下单直接送货到家,成为北京超市业态在疫情防控情况下的常态之举。
“虽然说在保供应、稳经营方面,超市业态正发挥着民生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但相比于服装、餐饮等行业来说,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张成表示,自己的生意并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销量有所增长,但是看到很多朋友的生意经营惨淡,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虽然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但值得欣喜的是,香港、深圳、上海等地的疫情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这些作为中国经济命脉的城市在正在快速地回升。
据上海有关部门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5月1日至14日,浦东机场日均保障货运航班123架次,日均货运量5500吨以上,比4月同期分别提高了42.41%和72.88%。
“这只是一组数据,其他的数据大多也是这个增长率,可以看到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在从疫情中快速复苏过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充满了韧性。”上海一家从事国际货代业务的陈姓经理向中国储运杂志记者说。“大家都看到国家在抗击疫情中的不容易,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用好政府给的政策,行业抱团取暖,相信一定能够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