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动荡背后的原因
文/本刊记者 徐翔  2022年第7期第37页  2022-06-28

  随着全球疫情反复多变,以及逆全球化、地缘政治恶化、高债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对于此轮我国大宗供应链动荡的深层原因,行业内外的有识之士均在不断进行深度分析,以期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走出大宗商品供应链面临的困难窘境。

  俄乌冲突对于国内大宗供应链的冲击

  2022春天的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已经百日有余,但这起地缘冲突对于全球大宗供应链带来的危机已经扩散到全球,其影响甚至远远超出了俄乌两个国家的战争诉求。

  受地缘政治危机以及欧美对俄罗斯制裁进一步升级影响,原油、欧洲天然气、铝、镍、油脂、小麦和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创下近8年新高;欧洲天然气一度大涨超50%,逼近历史高点;农产品价格纷纷大涨,2022年前4个月棕榈油上涨51.27%,5月交货的24度精炼棕榈油报价为每吨1930美元,国内棕榈油价格一度突破12000元/吨大关,创下14年新高。俄乌冲突导致粮食耕种面积减少,近期又叠加印度小麦出口限令的影响,全球小麦价格已经上涨了60%,玉米价格上涨一度达38%。5月23日,CBOT小麦价格达到每蒲式耳11.9美元,位于近十年历史高点。

  国内不少行业人士均表示,俄乌冲突对于国际贸易带来的强烈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大宗供应链不可缺少的环节,必然遭遇重大冲击。正如商务部有关发言人明确表示过的“俄乌冲突对于中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而且是显而易见的”。

  新冠疫情是导致大宗商品持续动荡的首因

  当前俄乌冲突对于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显而易见,冲击可谓巨大,但也有不少经济界的业内专家认为,俄乌冲突并非是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出现系列问题的关键核心因素,作为地缘政治冲突终有结束的一天,大宗商品价格动荡仍将回归供需基本面。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就持这种观点,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才是当前国内大宗供应链格局危机的关键因素,而现在新冠肺炎的影响正在被持续低估。

  汪泓认为,疫情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其背后暴露出了国际供应链尚显脆弱的自身因素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外部影响。这些因素,有的是产业自身的,有的是市场周期性的。汪泓总结了四点原因:

  一是全球流动性货币宽松。自美联储2021年“天量”货币大放水以来,多个大国央行持续“放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保持宽裕,目前市场基本还处在“消化”阶段。二是疫情抑制导致供需失衡。随着疫苗大面积接种推广,全球经济活动加速恢复,此前被“积压”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对商品和原材料的需求集中释放;同时,由于供需两端复苏进度的不对称性,大宗商品市场供给滞后于需求,市场供求关系的普遍规律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

  三是国际供应链不稳定。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冲击了本身相对脆弱的国际供应链。全球疫情暴发以来,大宗商品增产有限,全球多国和地区疫情反复散发,导致全球供应链修复缓慢,全球供应链不稳定风险加大。同时,全球物流不畅抬高商品流通成本,最终反映在交易价格上。受全球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40英尺标准集装箱货柜运费曾飙升2~3倍达到2万多美元,虽然目前海运费正在回落但仍维持在高位。

  四是新旧能源结构矛盾。在绿色转型大背景下,全球的新能源运动有些激进,导致传统化石能源领域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影响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量的稳定、充裕性。因此,一旦遭遇不确定性冲击,能源危机即席卷全球,表现为能源化工品和电力价格飙升。而新能源产业发展又带动铜、锂、镍等金属需求增长,推动其价格上涨。以镍为例,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电池行业对镍的需求预计将在从2020年的9.2万吨达到2040年的260万吨。

  “据大宗商品资讯机构监测数据,预计本轮调整,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每吨将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国内油价已经涨了十次,50升油箱私家车加满比年初多花近百元。”上海凌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斌刚刚经历了大上海保卫战,他向《中国储运》杂志记者表示,老百姓看到的只是油价上涨,实际上背后涉及到大宗供应链问题的方方面面,想要油价真正落下,我认为我们能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老老实实地去做核酸,不要给政府防疫添乱。C


【编辑:editor】
上一篇:为什么又是“仓单融资”
下一篇: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应如何度过当下难关?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