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
文/徐翔  2018年第10期第45页  2018-09-13

  中国物流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在2016年2月18日重组而成)显然是一个非常显眼的身影,作为一家国资委直接管理涉及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一直扮演着一个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重要角色。在迈出国门,实现中国与世界货物流通方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举足轻重,COSCO的标志飘荡着这个蓝色星球的各个角落里。

辉煌的历史

  1978年9月26日,平乡城轮装载着162个国际标准箱驶离上海,标志着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的正式开始。同年10月25日,熊岳城轮从上海港开出去澳大利亚,单船往返60天,形成每月一班的班轮服务。从此,中国真正有了自己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1979年4月18日,柳林海轮抵达美国西雅图港,成为有史以来到达美国港口的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中国船舶,象征着中美之间封冻了30年之久的坚冰开始全面消融。1979年6月25日,中远总公司与日本饭野海运公司在北京签订船员劳务合作协议,首次派出由大副、大管轮等29名船员组成的外派船员班子到饭野海运公司所属的6万吨级 “睦邦丸”油轮工作,从此中国船员劳务外派的序幕正式启动。
  2005年是一个关键年份,中国远洋集团首次在全系统响亮地提出“年创百亿效益、打造百年中远”的奋斗目标,以此为标志,中远集团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这一时期,中远集团船队规模大幅增长,从2005年拥有和控制船舶615艘,3500万载重吨,发展到2010年底拥有和控制船舶近800艘、5700多万载重吨,其中自有船481艘,3006.9万载重吨,占总运力的52.1%;租入船316艘,2766.7万载重吨,占总运力的47.9%,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地位。生产规模再上台阶,2005年海运量首次超过3亿吨,2007年再次突破4亿吨大关,2010年达到4.36亿吨。资产规模显著提升,资产总额从2000年底的1354.52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3124.43亿元,增长了130.67%。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自2004年效益首次突破百亿元以来,连续5年效益超过百亿元。2007年7月,中远集团首次跻身《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488位,2008年度以208.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再次入选,排名第405位,2009年度274.30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再次入榜,位列第327位。
  进入全球化发展新时期,中远集团在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美洲、欧洲、新加坡、日本、澳洲、韩国、西亚、非洲等九大区域公司为辐射点的全球架构基础上,加快“走出去”战略实施步伐。2008年11月,中远集团成功获得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并于2010年6月1日全面接管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2号、3号码头。2010年10月中远在台北设立中远台湾代表处。目前中远在海外的资产和收入均接近总资产和总收入的一半,主要国际化经营指数接近联合国“全球跨国公司100强”标准。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2016年,中远海运集团成立后,作为物流行业的重量级企业的存在,即便不如快递一样和平常消费者亲密接触,但是其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渗透之深、联系之紧是丝毫不可忽视的,在当今中国遍地的外贸公司以及国外产品中,很难说没有和中远海运集团在海洋上的船只产生过运输关系而摆在了商超中任人选购的。
  作为一家国资企业,中远海运的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始终保持着步调一致。近年来,中远海运更是以国际化视野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航运及综合物流等业务拓展。
  据了解,截止2017年底,中远海运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码头总投资超过150亿元,项目配套固定资产超过126亿元,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00万标准箱;先后投入113艘船舶,运力达到1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8%,运输箱量达到37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6%。
  “我们在阿布扎比码头投资建设27万平方米集装箱拆装箱场站,全面要约收购新加坡Cogent物流公司,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投资筹建13万平方米保税物流园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俞曾港称,截至目前,中远海运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已遍布全球主要节点和“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和地区,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有目共睹。对于一开始就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中远海运,其对于走出国门的思考远远高于一般的公司。“单纯依靠传统的对外投资方式‘走出去’,已不再是现如今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最优路径,而是需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去年,中远海运在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之后,发现中东欧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我们开辟了‘中欧陆海快线’业务。作为经由西北欧港口的传统海运通道和中欧铁路班列通道之外的中欧第三条新运输大通道,中欧陆海快线在丰富物流通道多样性、提升通道时效性、保障通道安全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和欧洲客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物流选择。自今年1月底正式开通以来,中欧陆海班列的货运量增长已经超过了150%。”俞曾港说。

收购东方海外

  在中远海运集团大跨步在全球市场进行开疆扩土,收购东方海外是中远海运近期的一大手笔之作。
  东方海外是香港董氏家族的资产,也是航运界的佼佼者,长期以来,东方海外面对严峻挑战而仍然保持骄人的财务业绩和丰厚的利润。对于任何一家潜在的收购者来说,它都是一个完美的标的。在当前这个“规模称王”的集装箱运输市场上,仅占全球市场份额3.3%的东方海外显然难以与巨头们同场竞技。收购东方海外,不论从行业发展趋势还是从政治性、国家和企业战略都是必须要走出去的一步。
  7月24日,中远海运集团子公司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控”)完成了对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现金要约收购的大股东交割工作,标志着中远海控已经成为东方海外国际的控股股东。
  中远海运在对外声明中表示,此次交易符合集装箱航运业的发展趋势,中远海控实力进一步增强,旗下的中远海运集运和东方海外将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交易完成后,两家班轮公司将共同运营全球所有主要市场的409条航线,总运力达到277万标准箱,在全球46个国家将拥有约22,000名员工。两家公司将共同成长,现有船舶订单19艘,共33万标准箱,2018年底总运力将达到293万标准箱。
  中远海运的故事显然还要继续下去,在服务国家战略,走出国门,而在走向全球化的征程中,中远海运必然将带动整个国内物流行业越走越远,越走越广阔。C

【编辑:editor】
上一篇:潮起海天阔 扬帆正当时
下一篇:阿里的全球化扩张之路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