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融合让传统的货运市场变得热闹非凡,很多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物流行业的人士也以跨界的姿态扎进了公路货运平台市场,把这个市场搅动起来,也让越来越多的资本看上了这个市场。2017年已经开年,货运平台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你可以不说话,但你所说的一切将作为呈堂证供。”小时候看了很多香港警匪片,大多记忆模糊了,唯有这句话刻在了脑中,经常还在梦里念叨。今天在《中国储运》谈“趋势与展望”,但愿别成为“言证”而遭打脸。
先用“大数据”扒下关于2016年俺说了什么:
“互联网平台对于传统物流的跨界竞争,这两年将沿着‘吓唬你、欺负你、变成你’的路线发展”——“吓唬你”用的是“互联网思维”;“欺负你”用的是“我比你有钱”;“变成你”就是“模仿秀”,最后自己也变成3PL。
前两个阶段,从2015年开始,就有各种大戏上演,在此就不赘述了,总之各种“吓唬”和“欺负”的招术层出不穷,但是因为缺少一些“名份”,也只能止步于耍耍花招。2016年正式进入“变成你”阶段,憋了一年的“无车承运人”政策文件终于出台!2016年年底,等到了“无车承运”试点开始,也终于看到了各种平台的“喜大普奔”公告入围,大家期盼已久的“名份”终于拿到手了,也算是兑现了俺的预言,俺又能睡着觉了。
面对这样的景象,物流圈的“老司机”看不明白了,经常找俺吐槽:这些个大家伙花了几十个亿,原来就是想干上俺这个行当?这“地主家”是疯了吗?宁愿花那些个钱,为啥不来找俺?
每当此问,俺总是故作高深:你这个见识实在是浅薄,这是地主们的“大布局”,人家要的是互联网的赢者通吃——吃这个万亿行业(当然,这句话做不得俺的“呈堂证供”的)。
言归正传,冒着一年后被打脸的危险,俺再说说2017年的趋势与展望(说得在理请务必打赏哟)。
2017年的主题是传统物流人向互联网的“发招”。
第一招是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又称“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主要由大型物流公司(大到年运输收入20亿元以上吧)施展。这两年物流企业对互联网平台的那两下子也都看明白了——不过尔尔,经济寒冬正是扩大规模的好日子,物流业务的平台化正是扩张发展的好招。快递企业的扎堆上市、德邦的IPO过审,无不刺激着大三方的神经。如何做大体量是必过的一关,看到互联网平台轻松过亿、过十亿(当然不少是吹的),大三方早就坐不住了,APP嘛,有何难?何况又手握货源。
第二招是任教主的“吸星大法”,主要由小一些的物流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公司相互施展。既然你们(指互联网平台)着急要业绩,还给补贴、垫资(听说还有某某俱乐部的卡),那为什么不去呢?你要我的业绩,我要你的钱包,谁吸走谁的内力,还真不一定。那些互联网豪门号称融了海量资金,估计也是这么想的。什么整合、联合都是虚招,内里都是“吸星大法”。
第三招是由达摩祖师创立又被游坦之练歪了的“易筋经”,以黄牛信息部为主。他们原来是人畜无害地挣个调度找车的辛苦钱,突然间天降鸿福似地享受了两年“免费的平台服务”,还被尊称为“货主”拿各种好处(从流量包到IPAD),正飘飘然不知所以的时候,突然间发现平台开始慢慢直接走向货源了——饭碗被直接端走了。从天堂落入地狱,怎么办?只有一咬牙也变成三方物流去找货主。只是这种变身需要长出“三头六臂”,具备完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种能力才可以,不亚于修炼“易筋经”,难度很大,淘汰率也很高。
这些都是传统物流人的招,互联网跨界者会有什么新招吗?对不起,走到了“变成你”,除了讲故事,也就真没什么招了。
对了,理论上还会有一招叫“并购”,意思是我出钱,把你的活买过来我干。这个好事,估计辛苦的物流人没有不愿意的。只不过,金庸老爷子一直没安排这个武功,估计是觉得太傻太损。俺也一直不信世上真有此招,但从现在的风向看,倒还真有实现的可能。
说了这么些招,2017年拳来脚去之后,优胜者是谁?又以何来评?俺琢磨着,折腾了三年,该重回起点了:什么模式、思维都是梦幻泡影,只有盈利是硬道理,无招胜有招。因此,还有一项对“地主家”的预测:移动互联网、O2O、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梦将一场比一场短。梦醒时分是现实,2017年地主们看得是财务报表,可以预见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将信誓旦旦地说盈利(估计审计公司能大赚一笔,不论是查真账还是审假账……)。
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话,还得说说这件大事——“无车承运”的试点。不论政策多么空洞,行业多么茫然,这个求索终于是开始了,而且试点期限明确是仅一年,是骡子是马,一年之后必然是要拉出来溜溜的。为什么值得期待,因为这是真正能重塑物流行业的大事,也是国家给物流行业的创新画了一道真正的起跑线。
2017年是故事的终止年,是审计师的忙碌年,也是创新的起跑年!祝物流人好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