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外,探索国内共配发展之路
文/本刊记者 徐翔  2016年第10期第68页  2016-09-18

共同配送在国外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已成为物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配送模式,其共同配送方面的经验对于国内物流企业来说,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7-11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近年来,便利店市场方兴未艾,7-11、全家、罗森等国际便利店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在众多便利店品牌中,日本的7-11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从1992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开设的门店已经超过2000家。7-11在市场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得益于其极其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

7-11的物流体系并非独自完成,而是凭着企业的知名度和经营实力,借用其他行业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采取集约配送、共同配送方式的道路,实现自己的特许经营战略。合作的生产商和经销商根据7-11的网点扩张,根据其独特的业务流程与技术而量身打造。根据7-11与各生产商、批发商达成的协议,生产商和批发商对各自所在地区内的闲置土地、设施或运转率较低的设施,投资设立共同配送中心,由参加投资的公司共同经营。生产商和批发商将配送业务和管理权委托给共同配送中心,7-11与参加共同经营的生产商、批发商密切协作,以地区集中建店和信息网络为基础,创造成独自的系统。

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场地面积平均仅1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这样的门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达300多种,所有商品必须能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7-11便利店这种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的物流特性便需要采取共同配送模式来完成。

共同配送以生产厂家、供应商和7-11总部三方通过互相合作,集中原本相对分散的配送路径,从而形成合理的物流体系,以牛奶为例,共同配送即是将N个品牌厂家的牛奶用同一辆运货车进行配送。对供应商来说,共同配送系统的使用,可使其及时根据7-11便利店订货情况来组织生产,使原材料库存降至最低,同时随着配送店铺的不断增加,其物流成本越来越低。而从7-11方面来说,实施共同配送则可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减少来店车次,增加服务时间,减少库存储量,增加商品品种,减少商品因过期而产生浪费的现象,降低物流成本。除此以外,7-11还拥有强大的后台数据支持,帮助7-11在生产-物流-销售三个环节更高效率地流动起来。7-11甚至还会研究销售情况和天气的相关性,将每天收集到气象报告提供门店参考,而门店则会根据天气情况,做出采购判断。运货车也可根据天气情况来优化配送路线。

据悉,7-11通过集中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成功地削减了相当于商品原价10%的物流费用,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转让7-11从群雄逐鹿的便利店市场脱颖而出,或许7-11共同配送的模式案例能给国内相关企业完善物流体系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DHL的共同配送实践案例

除了7-11,DHL作为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其在共同配送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的实践经验,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英格兰布里斯托城市集运中心的共同配送项目。

布里斯托城市集运中心是在英格兰当地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服务拥挤的城市中心区域。DHL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授权下,负责集运中心的日常运营。集运中心共服务于64家不同类型的零售商,这些零售商贡献了布里斯托中心城区的大部分销售额。运营六年以来,集运中心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布里斯托城市集运中心不仅实现了100%的准时配送,使得50%的零售商因此平均节省了约20分钟的配送时间,使零售商的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且由于更高频率配送,降低了商店库存,也为零售商提供更多销售空间。另外,集运中心对于城市社区的价值创造也功不可没,由于采取了共同配送的高效方式,节约了264000公里的运输里程,减少了30%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而且回收了26400公斤的纸板和塑料包装材料,城市区域的交通拥塞、交通事故以及污染排放量情况明显减少。

布里斯托城市集运中心的成功运营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城市集运中心由此诞生。城市集运中心连接了从工业领域的制造商开始,到城市的终端客户的整个供应链,不同供应商的货物将在城市集运中心卸载,并根据相同客户或相同配送路线进行重新分配,利用城市集运中心将非满载运输整合为满载运输,可以获得持续性的运输效益,从而大量减少运输次数、节省运输里程。

2012年开始,DHL中国团队先后在武汉和成都开展了相关城市物流项目的规划研究与解决方案的设计。DHL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国内各地市场参与共同配送的主体众多,因此共同配送模式若想有效推行下去,还需权衡政府部门、第三方物流企业、用户(供应商和零售商)等方面的利益。

重视物流标准化制定和推行

据了解,物流发达国家均十分注重物流标准化的建设。以欧盟为例,欧盟在城市配送发展过程中就非常注重标准化统一建设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推动物流标准化和与国际化对接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针对物流基础设施及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如统一托盘标准、物品条形码标准等;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综合环境责任法等;支持欧洲物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如欧洲物流协会制定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

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到,美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大约有1200条,日本约有相关标准400条,德国约有2480条。欧美等国通过标准化的制定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规范了物流市场。反观国内各大城市开展城市配送,作业设施不标准,装载、包装不标准,车辆不标准,服务不标准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共同配送的重大障碍,因此相关各方必须重视标准化的建设与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物流标准化的过程中,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化非常关键。城市配送发达的国家,都充分考虑驾驶安全和货物安全等因素,对城市配送车辆提出了严格的采购标准,基本上都配备了厢式货车和全封闭货车,并且优先采用绿色环保型车辆。反观国内很多城市,厢式货车的使用比例不高,还有采用违规改造后的面包车以及电瓶车、三轮车进行配送的情况。由于配送车辆的不规范,城市配送企业多数面临着配送车辆“进城难、行驶难、停靠难”的三难境遇,往往面临罚款高于配送收益的尴尬情况。

共同配送是一种追求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配送模式,尽管国内在共同配送模式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理想的配送模式,共同配送的前景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我们的眼光可以再放长远一点,相关的政策再落地一点,相信共同配送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物流模式会迅速地被国内物流企业广泛应用。C


【编辑:editor】
上一篇:共同配送就是要开“通班车”
下一篇: “合伙人”——新模式新活力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