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国家战略 发挥核心功能
——专访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
文/本刊记者 李冰漪  2015年第06期第54页  2015-05-17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坐落于天津港东疆港区内,作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东疆保税港区自身具备哪些优势?今后有何发展规划?为此本刊记者对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兼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天津港东疆片区办事处主任张爱国进行专访,请他对东疆保税港区情况做一介绍。

 

同一目标差异化发展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区的优势为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功能全、政策优惠、开放度高的保税港区。
东疆保税港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于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天津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疆保税港区将重点发展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和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成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承接载体。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天津港东疆片区的定位是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和融资租赁三大产业。一直以来,东疆保税港区都在为更好地服务北方经济不断尝试与努力。”张爱国对记者说。
东疆保税港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在航运物流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张爱国说,东疆地处渤海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作为连接欧亚大陆陆海运输的节点,可辐射东北亚、中亚和东欧,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窗口和桥头堡,也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东疆保税港区将借助港口经济促进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企业注册落地,推动航运业中高端要素向北方聚集。”
在国际贸易方面,张爱国介绍,东疆探索出了一般贸易、保税现货贸易、保税租赁贸易、进口商品直营、保税展示展销、期货保税交割、双向跨境电子商务、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交易和保税现货电子交易等在内的九种贸易模式。今后东疆保税港区将积极开展以海运、海外备货仓为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扩大期货保税交割品种,为北方国际贸易发展注入活力。
目前,东疆保税港区正按照自贸区建设要求,采取综合窗口、一口式受理方式,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积极探索商事登记制度、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进一步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张爱国介绍,东疆保税港区在行政审批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随着自贸区的运行,今后我们将继续延伸。比如说从项目的工商名称到国际税的登记,从组织机构代码,到工商执照,再到海关、外汇、检验检疫局的登记,以及金融账户的开立、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还包括领取地税发票和增值税发票,全面履行限时办政策。之前有企业统计过,要完成这一全部流程要经过60至70个工作日。2014年12月天津市政府下达文件,在中央注册的内资租赁企业要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过程,外资租赁企业15个工作日完成全部过程,现在我们做了全面的调整。这就体现了投资的便利化。
张爱国表示,东疆保税港区在关检联合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减少货物在港时间,推行无纸化报关、报检、电子监管;预包装食品进境入区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检验、分批出区”;创新货物备案清单管理、价格预审和预归类;实现租赁贸易船舶、海工设备“三地两跨”海关监管;码头、保税仓库实现进出口货物“直提直放”。现在,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酒类检测实验室正式启用,东疆海关、东疆检验检疫局和东疆管委会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为台湾水果提供“绿色窗口”等便利化措施,确保台湾水果在东疆口岸快速通关,并为此编写了葡萄酒、冻品、台湾商品报关报检的通关手册。
东疆保税港区在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发展方面,会大力拓展贸易形态,开展以一般贸易、保税现货贸易、保税租赁贸易、进口商品直营、保税展示展销、期货保税交割、双向跨境电子商务和艺术品保税等贸易模式为主的贸易,积极探索保税现货电子交易等贸易模式,外贸进出口额保持大幅增长态势。
东疆保税港区利用自贸区的政策,还将开展新兴的贸易业态,如期货保税交易业务。张爱国说,2014年我们开展了第一单期货保税消费业务,这也是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国内的第二单此类业务。2015年我们准备将大宗商品、生产资料开展期货交易,为实体经济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便利化。此外还要开展以海运为主的跨境电子商务,天津十几年来都是国内最大的整车进口口岸,我们要在这方面进行试点,为轿车贸易商提供便利化。再比如给东疆港的大型邮轮提供生活用品,对境外采购进行保税,国内采购进行退税等。这些都需要先行先试,在国内没有先例。

 

引领租赁产业创新发展
融资租赁是东疆保税港区的“金字招牌”。张爱国说,截至目前,1000多家租赁企业“落户”东疆,累计注册资本金达590亿元人民币。在东疆融资租赁的先行先试中,共完成476架飞机租赁业务,67艘国际航运船舶租赁和6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此外,大型设备、医疗器械、地铁设备等租赁资产也快速增长,东疆已成为全国租赁资产最集中的区域。张爱国表示,经过近年的发展,东疆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租赁产业体系。截至2014年底,汇集了844家租赁企业落户,租赁资产累计总额约4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东疆在飞机租赁上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在大型设备和海洋装备租赁领域,既有通过租赁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深海铺管工程船舶服务中国南海石油开发的成功案例,又多次将国内生产的大型船舶和大型设备送出国门,推动中国装备工业走向世界。今后东疆保税港区将继续依托融资租赁的平台与政策,打造我国融资租赁聚集“高地”,拓展北方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融资渠道。
据了解,目前,东疆保税港区相继开发出SPV租赁、联合租赁、出口租赁、进口租赁、离岸租赁、保税租赁、资产包转让租赁、人民币跨境结算等30余种创新结构,形成了以保税租赁为核心的东疆租赁模式,不断引领和推动中国租赁产业创新发展。C


【编辑:editor】
上一篇:践行国家战略 引领改革创新
下一篇:四大自贸区异同背后的企业战略选择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