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行业的“新常态”
——专访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主席、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端炜
文/本刊记者 李静宇  2015年第04期第44页  2015-03-20

2014年,冷链物流行业与众多行业一样进入了“新常态”。
6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工程,其中农产品物流位居12项重点工程前列。《规划》强调,以粮食为主的大宗物流和以果蔬为主的冷链物流,代表了未来农产品物流的两大发展方向。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将以提升质量和提高效益为中心,全面打造中国冷链物流升级版,以转型升级应对冷链物流新常态。这句话,很难全面地概括冷链物流的全貌,在当下,冷链物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它们还好吗,未来又会怎样?对此,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主席、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端炜向本刊记者详细地梳理了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新常态——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4年,中冷联盟对全国680家规模以上(营业收入一千万以上的法人企业)的冷链物流企业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冷库容量共计2047万吨(5755万立方米),冷藏车29,444辆。按地区分布情况统计,江苏省以冷库容量320万吨居首。其中拥有高温库370座,库容1692万立方米;低温库532座,库容3189万立方米;深冷库180个,库容874万立方米。
在680家规模冷链企业中随机抽取100家抽样分析,共有立体库15座,组合库29座,土建库56座。计划新建冷藏库(不包括在建工程和二期库)330万吨,同比2013年计划新增1,300万吨相比,投资趋于理性化。计划新增冷藏车辆1,205辆,同比2013年1,280辆,差距不大。
在范端炜看来,“虽然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但冷链物流行业总体仍然维持了两位数增长。城市配送发展迅猛、一枝独秀,进口食品冷链物流前景喜人、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方兴未艾、电商冷链异军突起。但冷链物流行业由快速增长进入常态化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趋于理性。同时,我国冷链物流管理水平不高、标准化程度低、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据了解,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市场,至今几乎没有一个功能完整的信息系统,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少数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发布平台,但由于缺乏行业的大数据平台标准供各企业间进行信息交流,使得物流企业之间本应多边共赢、信息共享的物流信息成为盲区,造成农产品、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盲目性。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原因之一是冷链标准体系不健全、细分领域标准不完善。
调查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已经出台了包括《冷链物流分类》、《食品冷链物流温度追溯管理要求》、《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等200余项冷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范端炜不无感慨地说:“尽管标准很多,但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却知之甚少,不少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两三年时间,很多企业却依旧在使用已淘汰的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操作规范。”在范主席看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及行业对标准制定热情高、但宣贯不尽如人意,缺乏对标准的推广和强制性实施。

 

冷链服务的战略定位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意欲打破民间投资进入物流业的政策门槛,为民营物流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但两年来,政策的利好并未引来民营企业蜂拥而至。在范端炜看来,“利好政策遇冷,是由于冷链物流领域门槛过高,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只能望冷兴叹。即便是已经涉足冷链行业的民营企业,目前也大多只停留在冷链物流的配送环节,业务以市区或短途配送为主,多数没有能力兴建冷库,即使投资冷库和园区,也都因为融资难、融资贵而使经营举步维艰。”另一个“暖”现象是电商、物流巨头如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等频现冷链物流行业,加大了“富人游戏”筹码。对此,范端炜介绍说,“除了企业的投入,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生鲜电商已成为行业新的热门领域。线上看交易线下看物流,冷链物流配送也成了群雄逐鹿的热土。”
其中天猫商城首次试水生鲜冷链物流,首批配送城市已经覆盖了全国26个网购热门城市。雨润食品宣布将投资20亿元布局电商业务。京东与獐子岛在鲜活领域展开供应链深度合作。亚马逊以2000万美元入股了上海区域型生鲜网购平台“美味七七”等。
对此,范端炜指出,随着生鲜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积极推动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鲜消费知识普及势在必行。
生鲜电商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冷链技术方面的支撑,还应通过科普宣传等手段,宣传欧美国家消费冰鲜产品的理念,逐步地改变我国城乡居民爱吃活物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现在生鲜商品很难做?范端炜解释说:“一是单一企业完成一家一户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太高,二是冷链物流的质量很难保证。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开始进行“电子菜箱”和“智能菜柜”等方面的探索。”
与此同时,随着冷链物流园区的崛起,以整合冷链基础设施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在各地陆续涌现。
其中的佼佼者,有配套八大功能区、拥有2万吨大型冷库的深圳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有配套六大功能区的寿光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有河北第一冷链航母之称的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有西北规模最大的斥资十亿的瑞鑫冷链物流园以及厚朴冷链物流园等,行业掀起了冷链物流园区升级建设热潮。
“冷链行业这些模式的出现说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旺盛,特别是园区建设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范端炜看来,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的资源整合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整个系统上下游之间还缺乏整体协调,存在如何把冷链产业上下游结成一个完整供应链体系的问题。
范端炜强调说,延伸业务链布局,是拓展业务的重要方向,确定在细分市场的业务模式是关键,建立并推广行业标准、实现信息共享是基础,而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基建资金和生产经营流动资金是关键。C


【编辑:editor】
上一篇:看冷链如何破局
下一篇:冷链“玻璃门”
文章二维码分享至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