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省份经济竞争战的脉络正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作为成都市政府内部特别设置的一个行政部门,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的工作异常繁忙。“目前正在和欧洲一家专业公司谈开通成都至波兰"五定班列"的解决方案,我们争取在年底开通。那样,成都乃至西南区域的大宗货物将能更便捷地运往欧洲。”
欧亚铁路货运班列的开行只是成都“物流沿边策”大棋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产业之争的背后就是物流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区的物流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环境。”陈仲维表示。
事实上,成都现在已建设成为西部最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并正在构建面向欧洲的货物转运中心。
西部物流战
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上,西部省份的中心城市各有抱负,近年来纷纷提出自身的物流业发展规划。
随着《西安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出炉,西安提出打造内陆第一港的计划。而重庆则借助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的设立,正式启动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谋划建设西部物流高地。而2011年国家提出大力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昆明也参与到角逐之中,欲将其建设成为辐射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欧和非洲的国际陆港。此外,包括贵阳、南宁、乌鲁木齐、兰州、银川等城市也提出了类似的物流业发展规划。
在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芸看来,包括民航、铁路和公路在内的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地域概念。“以前典型的内陆城市,借助强大而发达的交通物流系统,可以在时间轴上打破地理空间的制约,从而变成一个"沿边"城市。”而物流业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正是西部各中心城市角逐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意图所在。
在这场战役中,成都目前走在最前列。
成都是西部地区最早对物流产业展开规划、也是成效最为显著的城市。
陈仲维表示,早在2004年,成都就开始启动对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此后又根据成都的实际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过多次调整和修订。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为成都近年来最重要的核心工作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统计,成都市2011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12.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9.9%。目前成都已拥有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航线网络,通航城市、航线密度均大幅领先中西部其他城市。同时,成都还拥有西部最完善的铁路货运设施体系,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并已开通成都至沿海港口和边贸城市共9条铁路货运班列,居西部首位。2010年底,成都开通了经阿拉山口出境的国际班列。而成都作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已开通了200余条公路货运班线,形成西部地区货运交易信息最大、车辆配载率最高的公路港。据预计,2015年成都物流业将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国际国内大型网络化物流企业,设在成都的区域物流分拨中心的数量将占西部主要城市的50%。
政府推手
在成都物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政府一直发挥着强大的推手作用,而成都市物流办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曾前往成都考察物流业发展的江苏省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雷培基对此印象深刻。“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成都市政府专门设立物流办,直属市政府办公厅。这对推进当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就我所知,在政府层面设立专门的现代物流业推进协调部门,成都是全国唯一一家,很难得。”
作为成都物流业的牵头者,成都市物流办负责制定全市物流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全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组织推动重大物流项目规划和实施。
“物流产业涉及到很多部门,传统多头管理之下效率很难提高。而物流办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陈仲维表示,来自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强烈重视是成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目前成都着力推进的五大兴市战略中,“交通先行”为五大兴市战略之首,再度凸显了成都对于交通物流业的高度重视。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夯实了"财富第四城"最重要的基石。”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院长、物流与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锦表示。
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成都目前正在着力构建“无水港”模式。“通过海铁联运将港口搬到家门口,成都物流业将获得巨大的飞跃。”陈仲维表示。
在成都设置的构架中,将以铁路枢纽为中心,采用多市联运的方式,与边贸城市形成无缝对接,建立起大通关体系,整合各项资源,彻底打破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瓶颈与障碍。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这是一个绝大的利好。“这意味着货物到成都就可直接"出境",物流时间上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
对产业支撑力
成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支撑。
随着近年来成都IT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包括联想、戴尔、仁宝、纬创、富士康等大型IT产业制造巨头企业纷纷入驻成都。一方面,良好的物流体系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则又对成都的物流产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仅联想设立在成都的西部制造基地,其5年内的产能就将达到1000万台,占到联想全球产能的10%。“其中很大一部分将销售到西亚和中欧市场。” 在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CEO贺志强看来,这要求成都的物流体系必须适应企业的需求。代工巨头仁宝集团2013年成都基地将达到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富士康2013年成都基地iPad的产能则将达到1亿台。
“到2015年,成都就将形成5000亿元产值的IT产业集群。没有良好的物流体系,根本无法支撑企业的需求。”正基于此,成都市物流办正在积极筹划成都至欧洲的“五定班列”。
一家省外家电企业川内负责人表示,以前川内货运一般经港口从成都经上海或深圳出关,共需要40多天到50天到达欧洲。但成都出发的亚欧“五定班列”开通之后,“全程11000多公里的行程,从成都出发站到站只需要16天。”陈仲维表示,这将极大缩短企业的货运时间。
“我们现在准备将华南生产基地的部分产能调整到成都生产,就是为亚欧班列未来开行做准备。”该家电企业负责人士表示。
据了解,计划于年底开行的亚欧货运“五定班列”将每周开行一列,货运装载量能达到2600吨。开行一年之后,再根据情况加大班列密度。在成都物流办人士看来,欧亚班列将为四川货物外运出关开辟了“绿色通道”,这是横跨亚欧一条新的经济大陆桥,“将极大促进四川承接欧洲产业转移,满足重大产业西进项目的物流需求,同时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中西部铁路物流枢纽具有重大意义”。
货运“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
“这只是一个开始。”陈仲维表示,物流业对四川的产业支撑力将在今后表现的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