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储运杂志社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期刊在线 | 编辑中心 | 会展中心 | 业界专家 | 企业展示 | 广告中心 | 杂志订阅 | 杂志简介
  您的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在线阅读 - 中国储运2010年度 - 《中国储运》2010年第2期 > 正文

日本大福纪行之一:对话大福(DAIFUKU):冬已至,春不远

文/本刊记者 刘光琦  《中国储运》2010年第2期  2010-04-19     【字号 打印 关闭

      2009年12月,虽然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未消退,但是日本大福公司对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的第五次邀请依然如约成行。这不仅显示了大福公司的综合实力,也体现了大福公司的至诚风格。
      旅行手册上说“两个时节最能感受到日本的美,暮春赏樱,深秋赏枫”。12月初的日本秋意正浓,枫叶正红。
      然而,真正让访问团成员大开眼界的却不是这如画的美景,而是大福公司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对研发、环保、服务等领域的投入与执着。
      从本期开始,《中国储运》杂志将陆续刊登“日本大福纪行”系列文章,期望能够对中国物流装备制造业有所启迪。

      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陷入低谷,制造业更是饱受冲击,形势惨淡。然而2009年大福中国公司却捷报频传,先后签下涉及医药、奶制品、保健食品、饮料、IT等行业的几个大项目,销售额创下了新高,这也又一次力证了“经济危机下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一剂良药”的论断。
      12月4日,东京,雨。
      这是此行访问大福总部的日子,也是记者非常期待的一天,原因在于之前通过在日新馆、滋贺事业部以及利根COCA-COLA BOTTLIN茨城自动化仓库的参观,不仅让记者领略大福强大的研发能力及卓越的技术系统,也让记者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一个企业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进取,动力到底来源于哪里?全球经济危机给让很多企业的高速发展紧急刹车,这是否也会让大福减少对研发和服务的关注与投资?已经拥有了超前的技术研发和领先的物流理念,大福未来的前行目标又将在何方?
      当竹内会长、小林副社长、平井副社长及河野常务坐在会议长桌旁与记者坦诚相谈的时候,所有的疑问都找到了答案。

危机中正视困难一路向前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都会对自身的经营业绩讳莫如深;然而大福公司却是例外。在与竹内会长等开始对话之前,一份《大福集团的经营动向》的资料已经摆在案头。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受此次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大福集团2009年(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的经营状况来看,无论是订单额还是营业利润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在谈到金融危机对大福影响的时候,竹内会长认为,从数字看虽然整体经营情况大幅度下降,但是具体分析结果,主要下降的是EFA和AFA方面,原因在于半导体、液晶及汽车等方面的制造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强烈,很多项目的投资都暂停或延期。而据负责FA&DA方面业务的小林副社长介绍,2009年在制造业、流通业、分拣、保管业等的业绩主要来自于日本国内,其中大型设备和系统的销量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化不大,目前来看,FA&DA方面的业绩正在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发展,全年的销售额将达到750亿日元。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经济环境欠佳,但是FA&DA事业部2009年在中国的销售业绩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主要集中在饮料及医药、保健品生产及流通行业。
      美国IBM公司前总裁p·罗杰斯说,成功的公司不会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始终向前看。通过与竹内会长等大福高层的交流,记者深深地感到,大福正是这样的企业的代表。没有裁员,保持研发费用,是大福在危机面前的两项原则。“一般企业在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会裁人,但是我们大福不会这样做,我们尊重每一个员工,整个集团的近6000名员工都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在目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会安排员工学习及研修。同时,虽然业绩低迷,但作为厂家,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没有降低,继续有新的产品推出,”竹内会长说,他坚信经济一定能恢复,“现在是为经济全面复苏做准备,希望到时候就能很快恢复。”

新活力不断被注入
      一直以来,大福公司专注于先进物料搬运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和研究,致力为广大用户提供最高效、最理想的物料搬运系统,并且在劳动安全保障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做足了功夫。而大福的产品不仅在日本被广泛采用,从1965年开始出口以来,40多年的时间里,也得到了欧美及中国客户的认可。对此,竹内会长认为,经验与成果显示了大福的综合实力,从中可以看出大福已经被全世界的客户接受和信赖;不断地拿到了订单,这就是客户对大福综合实力、技术水平的认可。
      小林副社长告诉记者,在日新馆展出的由四台高速堆垛机共同运转的自动化仓库系统集中了大福技术理念的精华。“首先,对于这些堆垛机的控制需要非常高的速度与精确度,这是大福一直致力研发与提高的;其次,要节省能源,就要将设备轻量化,目前大福已经掌握了将堆垛机下降产生的能源储存转化为上升动力的核心技术;第三,在安全运转方面,这一产品的优势不仅在于单台堆垛机的维修不影响整体作业,更在于设备故障的预警可以防患于未然。”
      大福公司新中期(2010年4月~2013年3月)经营规划显示,大福公司对于经营环境的研究细致深入,他们认为,企业的减排CO2的对策是造成企业成本提高的因素,同时也是促进新事业诞生、开辟新市场、扩大客户群的绝好机会。
      平井副社长和河野常务表示,在EFA和AFA方面,能源与剩余电量的再利用也将是未来研发的重点,此外,在EFA方面,根据半导体、液晶生产系统越来越大型化的新要求,系统控制力的技术还要进一步提高;在AFA方面,汽车生产流水线之前一直是在建筑物梁上吊装的行车,现在已经改进为自立性的设备,这种设备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调整位置并且随意扩大。
      在大福公司,除了以上三个物流系统业务,还拥有面向机场的ABH,面向民用生活、休闲娱乐的LSP以及电子产品业务。其中,2007年对威勃公司的收购让大福公司在机场行李搬运设备领域如虎添翼。在电子机械及洗车机设备方面,大福公司也在针对新的技术及节水功能方面加紧研发。
      根据新中期经营计划的预测,到2013年,大福集团的销售额计划将达到220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到110亿日元,2015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到250亿日元。

未来大福将更适合中国
      从1983年大福公司承接上海某石化公司自动化立体库建设项目至今,“大福”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6年的时间。在这26年的时间里,从试探性的进入,到2002年建立大福自动化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再到相继在天津、广州、北京、重庆、福州、武汉等地成立公司或设立销售与服务中心,大福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名牌,不断拿到的新订单显示了中国客户对大福综合实力、技术水平的认可。
竹内会长表示,未来中国对于大福集团来说,将是位居海外的最大市场,到2013年,大福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将达到150亿日元。
      小林副社长对此也颇有信心,“2009年签约的项目销售额将计算在明年中,所以明年中国FA&DA方面的销售额将会更好,这是肯定的。同时,传输、升降设备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堆垛机零部件我们已经实现了中国现地生产,不远的将来,大福的堆垛机也会在中国生产。”
      平井副社长告诉记者,大福EFA在中国的业务将随着中国家电下乡政策的推进而越来越好。“之前每年在中国的业绩约20亿日元,随着情况的发展,我乐观的估计2010年的业绩将会更加令人期待。在中国一半以上的液晶生产所用的物料搬运和输送设备都是用大福提供的设备在进行的,这样的市场占有量就是我们的优势之一。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是客户既有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又有对于价格方面的要求,我们将会朝着既保持已有的技术水平又能将价格符合市场预期的方向去努力。”
      河野常务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汽车销售的最大市场,年销量已经达到1300万台,未来大福的AFA事业的重点也将是中国企业,而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大福AFA事业部门也将在如何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我们的强项,首先是品牌,其次大福是一个综合性的生产厂商,包括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公司内部都能对应提供,现在我们中国的生产基地设在常熟,未来,我们将选择增加新的合作伙伴。我们会尽量在客户就近的地方进行生产组装,售后服务方面,我们也会就近的安排技术人员和零部件及时提供给客户,实现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各个项目的情况和客户的要求就近建立临时可移动的工厂。”
      据了解,为了加强零部件的供给速度及售后服务质量,大福公司正在着手构建覆盖整个中国的售后服务网络。
      相信不远的将来,所有的期望将会变成现实。2010年大福公司将根据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迈出重要的一步。届时一个更加适应中国市场的大福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拭目以待!C2.jpg


【编辑:chuyun】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物流招标是道坎儿
上一篇:通路型城市物流园区建设的得与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