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储运杂志社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期刊在线 | 编辑中心 | 会展中心 | 业界专家 | 企业展示 | 广告中心 | 杂志订阅 | 杂志简介
  您的位置:首页 - 电子杂志 - 在线阅读 - 中国储运2010年度 - 《中国储运》2010年第1期 > 正文

把握脉搏 随需而动

——专访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理事长 陆大明

本刊记者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10年第1期  2010-03-11     【字号 打印 关闭

      危机是最残酷的考验,对个人如是,对企业亦然。
      2009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刻骨铭心,金融危机对物流装备制造企业造成的影响更是难以用简单的数字来考量。2009年初,金融危机使经济实体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跌落至谷底;在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后,从8月份开始企业感知到了国内市场正在逐渐回暖。
      来自世界工业车辆联盟的数据显示,由于世界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工业车辆行业产销严重下滑,亚洲市场降幅也达到了近四成。在中国市场,前9个月销售同比降幅为18.5%。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和企业家,第一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遭遇危机的考验与洗礼,其中有摸爬滚打多年的民营企业,亦有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外资企业,也有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试水者,更有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观望者。这些企业在2009年的表现值得我们回味,在他们的身上,既体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又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智慧,这二者结合,便成为物流装备企业促进市场回暖的力量。
      在关注物流装备企业的同时,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陆大明,身兼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理事长的他拥有丰富的工业车辆市场分析与研究经验,在记者的采访中,陆院长对行业在2009年的表现给予了深刻和全面的解析,这对行业健康发展以及身处其中的企业战略调整无疑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009年,
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中国储运》:目前,在经历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经济已从停滞逐渐走向复苏,在这一年中全球经济对我国工业车辆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影响的?
      陆大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工业车辆市场从2008年7月开始下滑,并在2009年1月达到最低点。从浅层次来看是销量的下降,尤其是对出口的销量有比较大的冲击。根据预测,2009年全国工业车辆销售总量约为13.5万辆,较上年减少19.7%。2009年出口量比去年下降了62%左右。这次金融危机从国外市场冲击而来,国外市场明显萎缩,而国内的销量因国家拉动内需所产生的效应,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与前几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来讲呈放慢的趋势。
      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危机是对工业车辆前几年快速扩张的一种警示,通过这场危机,企业应该看到这个市场并不是无限大的。我多次在行业协会的相关会议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市场不是呈无限递增的趋势,不能说工业车辆的市场今年3万台明年4万台、6万台,这样的趋势就会一路飙升下去,市场的容量终究会有饱和的一天。
      通过这次危机我们的企业本身应该痛定思痛,反过来思考我们自身的发展模式,过去那种简单扩充产能的方式对企业不仅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中国储运》:世界工业车辆联盟公布的数字显示,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市场销售都出现了超过50%的降幅,而中国市场情况好于其它国家和地区,这也使得中国成为2009年世界第一大机动工业车辆消费市场。就此您分析一下国外和国内市场对工业车辆需求的不同所在,以及复苏后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陆大明:从产品本身来看,国内的产品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特殊”的产品少,相比国外叉车的性能、技术参数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从市场增长的空间来讲,国内市场的容量要大一些,为什么呢?国外市场高端产品占据着大部分份额,我们出口到国外占领的主要是低端的市场,国外市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到今天市场容量变化已经不会太大,停留在淘汰旧产品更新换代的幅度变化之中,更多的是将过去普通的叉车换成高性能或是高规格的叉车,仅此而已。
      而中国的市场相比国外市场起步虽然晚,但需求处于上升之中。前几年,出口叉车的数量占国内市场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2009年,出口的数量占国内生产约为六分之一。国外的市场相对成熟变化不会太大,而我们的叉车市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做起来,增长空间比较大。

审时度势,
调整企业战略

      《中国储运》:在金融危机之后,物流装备企业纷纷调整策略以应对当前不利的大环境,您认为企业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各企业还应当着力做好哪些主要工作?
      陆大明:不同企业间产品的外观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核心部件的配套产品还是来自于主要的几个厂家,造成我们的产品本身向全系列产品发展很困难。
我们更多的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在“做专做精”方向上下功夫,比如生产属具的企业能够把各种属具都开发出来,做到专业化。企业间在比拼台数同时也进行着营业收入的较量,无形之中引导了企业向“做大做全”的方向发展。
      对于行业而言,我觉得这是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种束缚,我的看法是加强研发,向高端市场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尤其是对拥有市场需求或是未来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更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把新的技术融入到企业的产品之中,形成企业的“特色”产品,尤其是生产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产品。无论是主机厂还是配套件厂,都要通过市场的细分,正确定位,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有明确的分工,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我们的产品就更容易向高的层次发展,现在的情况是配套件也不是很过关,主机厂在选择配套件的时候就存在很大的局限。
      《中国储运》:据了解,我国叉车行业在早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向3万台产销量迈进用了近20年的时间,但是从2000年到20003年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快突破3万台的销量,在2007年达到了15万台,近些年来每一步跨越,仅用短短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种迅猛的增长势头促成很多企业纷纷进入叉车行业。在您看来,目前的产能与市场的容量之间拥有多大的空间?所形成的低价竞争对行业未来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
      陆大明:按照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建成的叉车生产能力年产已经超过40万辆,但是市场的销售包括出口也就十几万辆,我们的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行业内同质化的竞争、低价、销价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叉车行业在20%以上增长速度的时候,有些相关类似的企业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为了快速占有市场份额采取了降价的方式,互相杀价的结果造成整个行业利润率很低,只能以扩充产能来提高收益,造成企业投入研发的力度明显不够。
      目前我们电动叉车比内燃叉车的份额要少很多,而国外与我们正好相反的。一方面是产能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是还有更多的企业在不断进入。作为行业协会来讲,我们要引导企业通过细分市场,实现理性差异化的错位竞争,从而填补我们在高端市场的空白,而不是挤在低端互相恶性竞争。我们一定要加强高端市场研发的力度,否则高端市场是空白,而低端市场却拼杀得血淋淋的,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对谁都是不利的。

行业协会,
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

      《中国储运》:工业车辆分会作为跨地区、跨部门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目前,协会所发布的调研报告从哪几方面保证了它的权威性,企业能够从中获取哪些重要启示?
      陆大明:为整个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是协会的宗旨。协会职能是加强对企业的联系、服务和咨询,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的要求和愿望,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分会由全国从事工业车辆行业制造、配套营销企业、以及科研、检测、维修、流通使用单位和大专院校等170多个单位组织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调研报告的份量。
      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一方面递交给政府反映情况,另一方面作为行业发展的参考。调研报告对行业发展将会有很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还是身处其中的企业都能通过调研报告对叉车行业有比较明了的认知。
      企业仅靠自己得出的判断难免会有偏颇之处。比如有人认为“这个市场容量还很大,产能还远远不够。”这个判断到底正确不正确,分会将通过全国主要的企业、主要的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来得出更加具有权威性的报告,使其成为企业制定战略和规划的一个参照物。

2010年,
市场平稳略有回升
      《中国储运》:2009年我国在世界经济中表现突出,2010年我国经济如果继续回暖复苏,您如何评价物流装备市场形势?企业下一步还将面临哪些新挑战?
      陆大明: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2009年的GDP增幅肯定会超过8%。据相关预测显示明年的经济指标不会低于2009年。我国4万亿拉动内需及相关政策与具体措施的出台,在2009年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2010年国家的基调仍然是拉动内需。所以我觉得2010年的整体情况比2009年要好一些,国内市场对工业车辆或是仓储装备的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出现前几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比较难,因为整体市场的经济形势只是略有好转,没有根本改变。
      2010年国际市场的复苏,对我们行业来说也是好事。但因为高端的产品我们一时进不去,国外市场对叉车的刚性需求,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停留在更新换代的层次,像中国这样大规模拉动内需的情况很少。叉车市场主要看好国内,因为我们物流行业装备的基础比较弱,所以这个行业还将呈现稳步向前的趋势。
      行业内的企业应抓住这个机会,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契机来调整自己。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拥有明确的战略定位,无论是涉足全系列产品抑或是以产品特点来引领市场,都要力争和世界最优秀的标准看齐,这样企业就会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C2.jpg


【编辑:chuyun】 【字号 打印 关闭
下一篇:身有彩凤双飞翼
上一篇:永远在路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